• 05-192022

    心与心的距离——人际关系概述

    1..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2.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①定向阶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②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如兴趣中的体验、感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双方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③情感交...

  • 05-192022

    聚光灯效应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独自一人走在路上,会觉得周围的人眼神都在盯着你;当众发言的时候,认为大家看向你的眼神带着一些嘲讽和不屑;经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你,认为周围的人总是对你存在“敌意”。在心理学中,我们将它称之为“聚光灯效应”。这个效应还有一个名称叫“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总是会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大,当我们出丑的时候,总是觉得别人会注意到;其实并非如此,别人或许当时有注意到你出丑,但用不了多...

  • 04-182022

    遗传还是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面条能拉多长: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面条能被拉长的长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条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是拉力的大小和拉长的技巧。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遗传,另一方面是环境。遗传影响人的潜能,环境影响这种潜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出来,以及发挥到什么程度。1. 遗传 遗传和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精神·疾病是否遗传? 回答是肯定的。一些对于双生子精...

  • 04-182022

    嫉妒心理

    嫉妒,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不良关系的体现,它是人感情的表现。由于怨恨且察觉别人享有之利益,并欲将其占为己有,因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们嫉妒的...

  • 03-162022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一般来说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 所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面临的困难, 解除烦恼, 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换句话说, 由于运用了精神防御机制, 才免除或减轻了心理痛苦。但运用过份, 就是心理健康问题了,这期心理健康手册我们就来聊一聊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 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尽管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但这种运用是继发的,是个人在其...

  • 03-162022

    拒绝讨好型人格,接受真实的自我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只顾及他人的感受,反而忽视自己的感受的一种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在长时间的影响下,会使人的精神持续低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平时还会造成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但是它不属于人格障碍范畴,对外界基本没有危害,只是对自己有着极大的影响。1.讨好型人格的普遍行为表现行为1:察言观色,迎合他人这样人前忍耐恭敬,人后自卑的失落循环,让人一再消耗着自己,就让我们的精神和心智...

  • 11-262021

    “暗示”的作用

    ​  暗示,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       然而暗示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从性别上看女性比男性易被暗示,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和小孩易被暗示,从文化层次上看学历低的比学历高的易被暗示。所以我们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暗示都要进行分析,要有所取舍,不能人云亦云,以防受骗上当。         近来一些商家贴出诸如“跳楼...

  • 11-262021

    过度理由效应

    ​  过度理由效应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 Festinger)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根据认识不协调理论,如果人们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如兴趣支持,则人们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给人们的行为额外增加“过度”的理由,那么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用原有的内在理由。此时人们的行为就从原来的内部...

  • 11-192021

    如果你想要从思维上彻底看清楚一个人

    每一个人潜意识里,世界都不是友善、平和、宁静的,而是充满了冲突、斗争、流血、牺牲、尔虞我诈的《悲惨世界》。客观而言,对于无法选择的时代,以及人无法逃脱的日常生活与生命轨迹,每一个人都困惑其中,挣扎其中。然而,庆幸的是,这个世上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始终有那么一部分人,心境澄澈,意念坚定,看待人生或识别他人时,既透彻又准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思维层面上细微认知与觉察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

  • 11-122021

    传统中医视角下心里健康的重要意义

    ​祖国医学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因素,即情绪变化。七情失调就是七情过于波动或持续过久便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患病。情志变化能使气机发生紊乱,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共136条  4/14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