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作用

作者:编辑:jltech16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6点击次数:

  暗示,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

       然而暗示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从性别上看女性比男性易被暗示,从龄上看老年人和小孩易被暗示,从文化层次上看学历低的比学历高的易被暗示。所以我们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暗示都要进行分析,要有所取舍,不能人云亦云,以防受骗上当。

        来一些商家贴出诸如跳楼价大甩卖大放血等广告,引起不少顾客的注意,并纷纷前去观看和购买。这就是暗示在促销中的运用。一些人甚至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这些人平时学了点关于暗示的知识,也许就不会轻易受骗上当了,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这样的道理不会不懂吧。

1.“肿块不见了

        西方有个女人腹部长了个肿块,去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经过多种治疗,均无效。她心里很着急,便走进一家心理诊所。心理医生告诉她一个方法: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进行自我暗示,想象把身上所有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都集中起来去包围和吞噬肿瘤细胞。这位女人遵照医嘱,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治疗,当她再去医院检查时,腹部的肿瘤却奇迹般的痊愈了。于是这位女人便欢天喜地地回到了家里。这就是暗示的妙用。

2.维生素能治焦虑症

         一个学生得了一种怪病。一到考试就浑身不自在,头发昏,眼发花,心里急。找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看好。后来他去了一家心理咨询所,在详细了解病情后,咨询师拿了几粒药片出来,告诉他:这是治疗考试焦虑的特效药,每次考试前吃一片,包你就象平时做作业那样轻松。这个学生回去后尊照师嘱,不出所料,真的轻松愉快地通过了考试。

      人们也许会问:这是什么药,真的这样神奇吗,其实这只是普通的维生素类药。真正治好那个学生焦虑症的是理咨询师的几句暗示语。这就是暗示的神奇作用。

3.最后一片树叶的故事

         一个年青的姑娘患了很长时间的病,她经常望着窗外的世界发楞。夏去秋来,接连吹了几天狂风,树上只剩下几片叶子了。这时她的心然悲凉起来,她想:我的生命就象树上的叶子一样~又过了几天,树上只剩下一片叶子了,她不觉长叹一声:我快要死了~说罢,一时泪如泉涌。然而不知多少天过去了,那片叶子还在树上。又过了好多天,那片叶子还在树上。说来也怪,姑娘的病不但没有继续恶化,反而渐渐地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姑娘有个好朋友,她不想让姑娘很快死去,便用一根棉线将那片叶子牢牢地拴在树枝上,以此阻断了姑娘的死亡暗示。

4.吃下虫子之后

         一位男士到朋友家里作客。席间他吃下了一个虫子,回家后总是感觉不舒服,成天忧心重重,不思饭食。去了几家医院诊治,均未见好转。后来,一位心理咨询师扮作医生来到这位男士家,在问明病情后,便让他服下一片药。一会儿男士去厕所方便,拉下许多虫子,细细的,红的。咨询师告诉男士:这就是你那天吃下的虫子。从此,这位男士的病也就不知不觉地好了。

       原来咨询师在了解病情后,特意用剪刀将红纸剪成细条状,并趁人不注意事先把它放在便池里,待男士如

厕后,便对他直接进行暗示,使之深信不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5.半壶水的故事

         沙漠中有两个人,都只剩半壶水。一个想:只有半壶水了,怎么走出去,另一个想:还有半壶水,一定能走出去,结果,前一个人没有走出去,永远留在沙漠中了;后一个人却毅然走出去,和亲人幸福地相见。环境和条件完全一样,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道理很简单,前者用的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只有半壶水",而后者用的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还有半壶水"。

         暗示的内容体现着它所表达的心理预期,而这又反过来影响暗示者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所以出现两种不同的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