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视角下心里健康的重要意义
作者:编辑:jltech16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2点击次数:
祖国医学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因素,即情绪变化。七情失调就是七情过于波动或持续过久便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患病。情志变化能使气机发生紊乱,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大都和情志失调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强调维护心理健康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总之,情绪反应是可以控制的,心理健康是可以维护的,因为人是有思维的,是希望自己过得舒适的。当我们的情绪使自己感到压抑或不愉快,或愤怒悲伤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向正性方面发展,使自己的心情得到平和、安静、舒坦,从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