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踢猫效应”
闺蜜海琴约我喝茶。刚一落座,她就跟我抱怨:“今天真是倒霉透了!上午,上午无缘无故被上司批评了一顿,说我写的方案一塌糊涂,没有新意,都是陈词滥调。可那是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查了很多资料才熬出来的方案啊!”
听了海琴的牢骚,我平静地问道:“你上司今天遇到什么事情了?”海琴回想了一下,说:“是啊,今天一大早老板就沉着脸把上司叫到办公室,过来一会儿,上司阴着脸出来了。估计他是被老板骂了,没法跟老板顶嘴,只好拿我出气。”
我说:“这就对了。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地踹了一脚正在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避让不及,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过程,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个人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显然,这个效应不是什么好事。
海琴又问道:“我心里不舒服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谁挨批了都不舒服,可以理解。所以,一方面要正确面对批评,另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国外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气呼呼地来到林肯的办公室,他抱怨道:“今天有位少将竟然用那种口气和我说话,那简直是侮辱,他所说的根本就不存在啊!”
林肯说:“是吗?你可以在信中狠狠地骂他一顿,让他也尝尝被指责的滋味。”
于是,斯坦顿当时就在林肯的办公室写了一封信,把少将大骂了一顿。林肯看后说:“写得好!”斯坦顿见林肯这么支持自己,气消下去了一大半。林肯接着说道:“气消了吗?消了就把信扔进炉子里烧了吧。要是没消就接着写第二封。”
摘自:《心理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