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效应

作者:张新艳编辑:学生工作部(处)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7点击次数:

累积效应在各种方面都有解释,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心理学方面。那累积效应是什么呢?在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为由于某种外力因素长期作用于同一物体,天长日久,被作用的物体就会产生性状上的变化。

我国优秀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才。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张图片。

通过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每天学习一点点,365天之后就会获得巨大的收获,而与之相反的是,每天落后一点点,365天之后就会落后一大截。不要想着我今天只落后了一点点,不是太多,想要追赶的话,很容易就会弥补起来,然而人有惰性,时间不等人。等到我们真正需要某一项技能的时侯,我们就会意识到过去懒惰的时间累积到一起是多么的巨大。这就像清水煮青蛙一样,青蛙刚开始在冷冷的清水中呆着很舒服,水温只一点点地升温,青蛙被麻痹了,而随着水温的累积,青蛙最终没有跳出那口锅。

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代表作有《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不是靠空想就能写出来的,是靠蒲松龄的一点点累积的故事和他的构思。蒲松龄曾在自己家的道路旁,开了一个茶馆,在此招待过路的行人。

有趣的是,凡到此地喝茶的人都不收茶钱,而是要给蒲松龄讲一个故事,什么奇闻轶事、风俗人情、人生经历,都可以讲述蒲松龄拿着纸笔一一记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创作了惊世之作《聊斋志异》。

作为18~24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迷茫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多积累技巧,这样才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未来里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别等到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


稻盛和夫提出一个了非常著名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方法×热情×能力。这说明方法不对,再努力也是徒劳的。除了时刻积累之外,还需要我们找好方向。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