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你能做到吗?
对手机的依赖会让身边的人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不少人都遇到过相亲时对方不停的摆弄手机,自己十分反感,感觉不被重视,对方对自己没兴趣。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道:“爸爸玩游戏,妈妈刷微博,他们都不陪我,我伤心极了。”同样,年迈的父母想跟孩子聊聊天都不容易,感到和孩子的心越来越远了。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这么简单,看书、游戏、购物、缴费……手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海一女子在等地铁时看手机,致使自己掉进了地铁的轨道里,掉进了轨道之后仍然在看手机;聚餐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聊不了几句话,就各自拿出手机,浏览微博的新鲜事儿、微信的朋友圈。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让我们成为了手机的奴隶。这些软件偷偷带走我们时间的同时,也带走了我们心理上的充实。离开手机我们开始焦虑,开始烦躁,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知道如何和他人沟通,甚至有些尴尬,不习惯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知道怎么面对熙熙攘攘的世界。
总是低着头,看着虚无的不能触及的世界,就无法抬头看到身边的美好;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就无法用心感受已经拥有的幸福。让指尖上的社交停一停,多发现一下身边的美好,才能让我们心中充满真实、温暖的力量。
“适当的放下手机,多看看身边的美好,多看看身边的人,可以增加我们感受美好的能力。”
戴手表而不是用手机看时间。本来拿出手机想要看时间,结果打开手机,习惯性点开各类软件。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们才想到,要做的只是看看时间。
经常看手机并不见得是看手机有多么有趣,更多的时候是不知道做什么,无意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多出去走走,发现其中的乐趣,找到生活的重心,也能提升自己感受生活美好的能力。
休息时,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尝试着不带手机。在这个“被迫”的“只能看你”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眼神的交流和对话,增进亲密感。
做好时间管理。设定时间专门用来浏览手机,如吃完午饭后一小时,其他时间尽量不碰,这样也满足了自己对手机的需求。做好时间规划能够梳理自己的生活,内心也会变得更加温暖安全。
做好“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和 “醒来的第一件事”。睡前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影响视力,还会降低睡眠质量,手部、颈部肌肉容易疲劳。睡前可以看报纸、书籍和爱人聊天,听舒缓的音乐,早晨让闹钟叫自己起床,把手机放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摘自:《心理与健康》